首页

女调教的视频在线

时间:2025-05-29 23:05:26 作者:辽宁省将举办第二届国际友城大会进一步挖掘“经济外事”潜能 浏览量:47254

  中新网沈阳5月29日电 (李晛)据辽宁省政府新闻办29日召开的发布会消息,第二届辽宁国际友城大会将于6月12日至13日在沈阳举办。

5月29日,辽宁省政府新闻办召开发布会介绍第二届辽宁友城大会有关情况。李晛 摄

  辽宁国际友城大会是辽宁省首个以国际友城和友好合作伙伴为主体,以增进多领域友好交流和务实合作为主旨的高端大型多边交流活动。去年9月,首届活动初次亮相即获得圆满成功,来自48个国家的300余位外国嘉宾应邀参会。众多传统友好城市得到巩固和加强,大批新的友好合作伙伴不断涌现。为辽宁扩大开放合作开辟了新机遇,为推动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了新动能。

  为进一步挖掘“经济外事”潜能,释放友城大会平台效应,打造优质外事特色活动品牌,本届大会由辽宁省人民政府主办,辽宁省人民政府外事办公室、辽宁省文化和旅游厅承办,辽宁省人民对外友好协会、辽宁省工商业联合会、辽宁文体旅集团协办。以“山海之约,友城同行”为主题,旨在以打造高品质文体旅融合发展示范地为目标引领,秉持“友城+”理念,依托国际友城、友好合作伙伴交流载体,促进各国地方政府、商协会组织、企业等聚焦文旅产业合作,深化交流互鉴,共谋合作之机。

  据悉,大会在去年活动基础上进一步提质升级,新设友城特色文旅展等活动,增加主题推介、对接洽谈和媒体互动等环节,让广大群众可以足不出省就感受世界各地的文旅魅力,欣赏精巧绝伦的非遗表演,参观巧夺天工的手工艺品,品鉴各国地道美食。此外,大会开幕式上还将现场签署各类合作协议,进一步提升活动的精彩度和实效性,亮点多多、精彩纷呈。

  其中,友城文旅特色展将设置近百个展位,来自全球五大洲15个国家的44个地区政府、商协会和优秀企业将带来特色异域体验。来自省内的优秀文旅企业等也将全方位展示辽宁省各地的历史文化、自然风光、民俗技艺、旅游资源等,通过现场展示、体验、互动,为所有参会代表提供相互交流、宣介自身文旅产业优势的机会。在主题推介区,由相关国家和地区、机构组织的18场不同主题的推介活动将分时段开展,让大家有机会近距离聆听、观摩来自世界五大洲的独特风情。在对接洽谈区,无论企业代表前来寻求合作商机,还是文旅从业者探究行业发展,都能依托这一高效的平台,找到新的发展机遇,共谋广阔合作蓝图。

  此外,大会期间辽宁省领导将同与会的外国政府、机构和企业代表以及驻华使节等重要嘉宾开展高效互动,进一步增进彼此的了解与信任,探索友城交往多元路径,畅叙美好未来,为推动后续合作奠定坚实基础。(完)

展开全文
相关文章
时政快讯丨习近平同俄罗斯总统普京举行大范围会谈

10月11日下午,2024年全球国家评估能力会议中外媒体吹风会暨例行记者会在北京召开。会上,世界银行全球评估倡议管理团队主任弗雷泽在发言时介绍,可靠的证据有利于完善决策,能够促进各方提出自己的见解,并且能够在一个组织内部形成一种主动学习、敢于迎接挑战的氛围。通过系统评估可以帮助政府更好地去分配资源,并且对制度做出适当优化调整,最终给民众带来更多的福祉。

百余件广珐琅器亮相湖北省博物馆 展“东方美学”

据悉,2012年,在成都市金牛区天回镇老官山汉墓出土的930支竹制医简,经过十多年的修复、还原、研究,整理出2万余字内容,还原为8部医书。该考古成果被命名为“天回医简”,是国内迄今为止发现的内容最丰富、体系最完整、最具学术价值的古代医学文献。(杨予頔)

乌镇“网事”丨共赴十年之约

超级能源综合体整合先进能源、先进园区、先进装备和先进网络等四大能力,秉持长期主义和利他方向,以产业招商,缓解传统土地招商模式中“重土地、重补贴、切资源”带来的不可持续性,为数字经济企业寻求算力减碳的同时,形成区域算力基础设施产业招商的独特模式:垂直整合土地与能源、水、装备、网络等基础设施发展要素,全域规划先行,适度超前开发,有序引导产业准入退出,使属地算力产业可长期回馈区域产业转型升级,持续助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。

福建漳州新增两个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

李云泽长期在金融领域任职。23岁从天津大学基本建设管理工程专业、马克思主义基础专业本科毕业后,他进入中国建设银行天津和平支行的一家储蓄所工作,两年后,担任天津和平支行南门外分理处副主任。此后他先后在和平支行的资产保全部、天津分行的计划财务处工作,毕业后第十年,33岁的李云泽成为建行天津市分行行长助理。

每天售出200万本!图书市场搭上抖音电商“快车”

此次活动是天津市河东区激发央地合作新动能、探索央地合作新机制、以体育赛事赋能经济高质量发展的新方法。下一步,该区将继续锚定“金创河东·津韵家园”功能定位,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,进一步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重大国家战略,聚焦新质生产力发展,交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的满意答卷。(完)

相关资讯
热门资讯